首页

日本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4 15:03:52 作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浏览量:80315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童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少年儿童为抓手,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者、实践者逐步成长为传播者、推动者,可以有效带动家长与同辈、联动学校和社区等。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不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开展。创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贴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才能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更好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比如,有的学校探索体验式环境教育,通过开设博物系列课、四季美学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素养。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厚植绿色理念,推动他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局、教育局等联合发起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蒲公英校园1600多所,促进垃圾分类在校园生根发芽,并通过“结对子”方式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广至四川省多个地市。目前,这一试点探索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实践证明,多方携手、汇聚众力,能让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更有持续性。

  推进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乡村地区,更好发挥乡村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乡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向乡村少年儿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小手拉大手”,既有助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能促使农村地区更加重视绿色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王晓莉(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在建筑装饰行业,砌墙、抹灰、铺砖等工序,对技艺要求高,因此熟练工往往比较“吃香”。可由于这份工作的“脏”和“累”,能接受的人少。

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关于依法治军重要论述摘编》印发全军

此次会议由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主办,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承办,来自福建省发改委、福建各地市政府监管部门、天然气销售公司及燃气企业客户等60余家单位参加会议。

国台办:坚决反对任何利用相关军事合作介入台湾问题的企图

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国关于建立绿色转型对话的联合声明》,并见证签署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

陶俑表情包“上新” 三国“手办”话古今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全国的近1/10。近年来,该省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并在盐碱滩涂、水库湖泊、设施农业等方面释放“光伏+”效应,探索“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新模式,持续输出“绿电”,点亮“绿色经济”。

“中国-老挝电子商务楚怡学院”首期老挝职教师资培训班结业

宜昌3月23日电 (谢小青 胡筱艺)2024年“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23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垭花田启幕。当日推介的乡村游精品路线,将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茶旅小镇、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区等自然人文景点与乡村旅游亮点串联起来,形成“带客”合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